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 万晓东 李建)为确保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消费安全,京津冀地监管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市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部门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联合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节日消费提示。发布
一是元旦理性消费。节日期间,春节商家五花八门的期间促销活动较多,面对优惠、消费买一送一、提示清仓、京津冀地监管返券等促销打折活动诱惑,市场应保持头脑清醒,部门冷静选择、联合货比三家。发布选购商品时应详细查看产品说明书、销售授权证书、产品质量合格证等相关证明;要看清弄懂促销活动的具体规则、有效时限等内容。
二是严防陷阱。节日期间,消费者在吃、住、行、游、乐、娱等消费活动时,要警惕商家虚假承诺等“忽悠”陷阱。应充分了解商家的信誉和经营状况,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签订书面合同,载明收费标准、服务项目、退款规则等重要内容。发现商家违反合同约定,及时提出解除合同并退款,避免产生个人经济财产损失。
三是节约消费。新春佳节,走亲访友、家庭聚餐,应积极倡导节约、共同拒绝浪费。倡导选购包装简约适度、绿色低碳产品;自觉抵制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过度包装的礼盒商品;拒绝购买所谓“特供”“专供”“内供”的酒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点餐、适量取食,如有剩余打包带走,做勤俭节约的消费者。
四是依法维权。妥善留存消费凭证,如合同、发票、付款记录等。如因价格欺诈、不公平格式条款、虚假广告等问题产生消费纠纷,应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请及时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等方式进行投诉举报,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节日期间,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对节日市场食品等生活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检查;加大对价格违法、虚假广告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监督执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快速处理消费者合理诉求,营造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吕成海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商品过度包装既不利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还容易引发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且过度包装的成本往往需要消费者买单。虽然限制过度包装的相关标准已经出台,但仍有部分品牌为了吸引消费者,在包 ...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乡村振兴局、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安徽省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乡村行”活动方案》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文郁)6月2日傍晚时分,“沈水之阳,夏夜未央”夜经济活动启动仪式在辽宁沈阳歇马夜市如期举行。记者在现场采访看到,美食制作、文创展示、视频直播已热热闹闹“暖场”多时,巡查亮照持证经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冯铁飞)近年来,山西省各级12315工作机构认真坚持和发展就地化解纠纷,切实通过提高服务消费者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好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从2018年至今,全省12315机构共受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为推广简约绿色消费理念,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遏制茶叶过度包装现象,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31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茶叶过度包装的政策提醒函》以下简称《政策提 ...
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记者 冯铁飞)从3月份开始,山西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开展“春季护苗”儿童和学生用品专项行动,成效显著。5月22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太原市杏花岭区市场监管局和杏花岭区消费者协 ...